发布日期:2024-09-09
【新时代文明实践】
沧州义工烈日下的坚守 让志愿红无惧高温“烤”验
历经幽幽暗暗的阴雨天气,盛夏又在如火的骄阳中尽情绽放。如此闷热的伏天,又遇双休日,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空调间里享受凉爽。
8月4日周日,一个非常炎热的上午,人们一出门就会热的满头大汗,而身穿“沧州义工”红马甲的一群人却不怕高温冒着酷暑,来到站东社区棉麻宿舍广场,进行了一场由沧州市新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华区文明办、新华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沧州市义工协会承办的“双争”有我,“爱心饺子”新时代文明实践巡回公益活动。沧州义工展现出了责任与奉献精神,他们挥洒汗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红”的真正含义。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中国老龄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行动河北执行办主任、沧州市义工协会书记、会长崔建松;沧州市义工协会工会主席、秘书长王晓妹;副会长弓强、伍福胜、张宝栋、徐宏伟、付朝东、吴茂江、翟建荣、常兆平、黄玉华、李援国、董忠良;副秘书长韩立荣、范忠芹、王蕊;秘书处李金英、李海平、艾秀萍、史建华、孔巧玲、马秀玲等110余名义工。他们忙碌的身影,活动现场或是抬着面板,或是搬着凳子,或是塔建棚子,或者调试音响,或是粘贴布标,高温之下,尽管衣衫被汗水浸透,但那份坚守与执着让棉麻宿舍居民感受到了温暖。
中国老龄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行动河北执行办主任、沧州市义工协会书记、会长崔建松讲话
沧州市义工协会副书记弓强讲话
90岁义工孟魏讲话
面对高温挑战,义工们并未退缩,反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大家齐心协力,像众人拾柴一样,火焰高涨,包饺子组的义工们有条不紊地准备各种食材,有人负责茴香,有人负责蔬菜汁,有人准备木耳、果子、鸡蛋,还有人负责面粉,每一次包饺子的食材都是包饺子组义工无偿提供,他们每一次的奉献,都是对社区居民的一份关爱,都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今天,有许多学生来到现场参加社会实践,包饺子组义工手把手交给孩子们如何包饺子。她们示范了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只见用灵巧的手指轻轻一捏一折,一个漂亮的饺子便成型了。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开始时有些笨拙,但经过努力,有的同学已经能包出形状美观的饺子,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这份包饺子的记忆将留在每位同学心中,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的温馨时光。
会长崔建松守着滚烫的锅,用毛巾不时擦拭脸颊的汗水。他将一屉屉彩色的饺子迅速投入锅中,随着“哗啦啦”的声音,饺子被倒入沸腾的水中,只见饺子猛地一沉,随即又缓缓浮起。随着水温升高,饺子时而轻轻旋转,时而相互碰撞,透过蒸腾的热气,隐约可见饺子皮逐渐变得透明,茴香馅若隐若现,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前,社区居民围坐在一起,共享这份美味时,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油然而生。
义工们还端着煮好的饺子送到居民家中。“快趁热尝尝吧!”义工说着,便将一盘子饺子倒在老奶奶家里的餐具里,一股热气夹杂着饺子的香味瞬间弥漫着整个屋子。
沧州市义工协会港泰职业培训学校分队的理发师们手持理发工具,面带微笑,忙碌地为居民义务理发,汗水沿着他们的脸颊滑落,但他们只是随手一抹,继续专注地工作着,旁边的义工给理发师和居民不停地扇扇子。“你们辛苦了,这么热的天还来给我们理发。”一位老爷爷感激地说。“不辛苦,我们能为您做点事,心里高兴。”理发师笑着回答。
随着主持人嘹亮的声音在扩音器中响起,由红枫沧州义工之声艺术团外联总监刘焕新、排单总监史淑英,副团长蔡荣平、马淑华,以及百合小区老年健身队、沧县礼堂广场舞秧歌队带来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拉开帷幕。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蹈,悠扬的歌声,幽默诙谐的小品等每一个节目,都凝聚了义工协会文化志愿者们辛勤付出与汗水,他们用自己的艺术才华诠释着公益的魅力与力量。
烈日下的公益行动虽然辛苦,但沧州义工的付出和奉献却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每当看到社区居民脸上露出的笑容,听到那一声声真挚的感谢,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这正是沧州义工不断前行的动力所在。
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来,愿“志愿红”成为沧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愿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志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