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07
运河,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在运河两岸,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节日的习俗到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寓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一天,不仅是祈福纳祥的日子,更是传递温暖与关怀的契机。重庆路小学地处运河之畔,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特别策划了“义工同行情暖运河•二月二的爱与传承”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运河少年”在实践中感悟责任与爱心。
运河边的“思政课”
活动伊始,沧州市义工协会崔建松会长上台致辞,将运河文化与传统美德娓娓道来。学生们不仅学习了“龙抬头”的民俗寓意,更深刻理解了尊老敬老的文化根源。
童心献艺文化共赏
活动中,孩子们用丰富多彩的表演为老人们带来了欢乐与感动。
诗朗诵《运河低语》
跆拳道《少年强则国强》
董梓珺 小提琴《永远同在》
趣味小品《显摆大会》
周美琪 舞蹈
爱心服务暖人心
本次活动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与老人们的亲密互动。家长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穿上了统一的义工坎肩,与孩子们一起为老人们送去关怀与温暖。
义剪活动
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为老人们修剪头发,而家长志愿者们则在一旁协助,帮忙整理工具、安抚老人情绪。孩子们也主动参与,递上毛巾、整理座椅,现场温馨而有序。一剪一梳间,不仅让老人们焕发新气象,更传递了满满的关怀与温暖。
家长志愿者和孩子们主动拿起扫帚和簸箕,认真清理剪发现场。他们仔细扫起地上的碎发,整理好工具,确保环境整洁如初。这一幕让人倍感温暖——孩子们不仅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义工叔叔阿姨们的感谢,更展现了他们的细心与责任感。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是对“运河少年”精神的最好诠释。
贴心陪伴
家长和孩子们分组陪伴老人,有的陪他们聊天、下棋,有的为他们捶背,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都是爱的表达。
故事时光
老人们娓娓道来运河边的旧日往事,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岁月的温度。
活动最后,学生纷纷表示:“原来陪伴爷爷奶奶这么有意义!以后要常来听他们讲故事。”
一张大合影定格了笑容与感动,也为这次温暖之行画上圆满句号。
重庆路小学与义工协会将继续以运河文化为底色,践行“运河思政育运河少年”的理念,让传统与温情在新时代代代相传!
来源|重庆路小学公众平台
编辑|王晓妹
摄影|董忠良
审核|崔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