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香十八载 温暖物华情意长
又遇一年腊八节,腊八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喝腊八粥、腌腊八蒜、舞狮、舞龙、打醋坛等民俗,在年终岁末之际,通过各种祈愿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寓意人人家庭和睦、亲人平安健康、团体凝心聚力的美好愿望。
1月18日上午十点,物华市场小广场上又响起孝道的德音雅乐,身穿“沧州义工”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踩着凳子把“沧州义工中午舍腊八粥”的条幅挂在路边两棵树之间;有的签到打卡、领义工服;有的把盛粥的小碗、小勺摆放整齐,大家准备着,等待着,舍粥吉辰十一点正式开始。
说起沧州义工舍腊八粥的历史还得追溯到2006年,舍粥发起人沧州市义工协会书记、会长崔建松那一年,与家人去天津祈福,看到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舍给路人,自己也品尝了一碗用糯米、红枣、花生、红豆、薏米、莲子、黄豆等原料熬制的“七宝五味粥”。瞬时间,会长崔建松感受到以粥济众,与亲友共享,传递诚挚祝福的深意;意识到一碗腊八粥的背后,蕴含着多少情义与文化意涵。
从天津回到沧州之后,会长崔建松每年腊八节这天中午十一点,在物华市场开始舍粥。物华市场是沧州市新华区经济市场中最繁华、最基层、最贴近老百姓的地标市场,附近居民、商户众多,会长崔建松每年满怀舍粥祈福,传递吉祥的愿望在物华市场力行十八年。舍粥的数量从一百斤,二百斤,五百斤……至今舍粥一吨、二千斤。舍粥参与的志愿者人数从几人,十几人,三十几人……至今参与志愿服务义工六十余人。善举影响带动沧州市区舍粥的团队从一个团队,三个团队,五个团队……至今影响带动众多沧州市区团队舍腊八粥,倡导知恩报恩,传递正能量,践行志愿精神,讲好奉献故事。
十一点了,义工们整装待发,手拿勺子、小碗、小勺排成一队;居民们手拿饭盆、饭锅、饭盒等待开锅。掀开第一锅,霎时间,腊八粥的清香裹挟着蒸汽飘向四周,膨大的红枣漂浮在锅的表面,会长崔建松搅拌匀称,开启第一勺,将深紫色的腊八粥盛到居民的饭盒里。其他义工陆续为物华市场附近居民、商户、环卫工人、交警等群众舍粥祝福。
一碗温热腊八粥送到辛辛苦苦奔波一年、送货三轮师傅面前,三轮师傅看着香甜的米粥夹杂着谷物的清脆,甜糯的红枣与花生释放着香气的米粥,一勺粥下肚,整个人都暖和了。连声称赞:“太好喝了,太好喝了,我们早上起得早,年底了送货忙,来不及自己煮粥,谢谢你们。”一碗粥,几种食材的味道完美融合在了一起,那么香甜,此情此景,是严寒里洋溢着的幸福快乐之美!
一个多小时,11个保温锅、1吨、2000斤的腊八粥完美收工。遇到腊八节,一碗腊八粥,勾起多少人心中家的味道、家的温暖,传统的中国节日,铸造了多少人共同的记忆。沧州义工每年腊月初八舍腊八粥活动,是将这种爱与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从一人照亮一条路到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每一个人都是爱的星星之火,终将汇聚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影响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