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敬老美德深耕十四载 不忘家乡父老乡亲养育恩
尊敬老人,孝养父母,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敬老孝亲与和谐相伴,与爱心同行。1月14日早上7:00来钟,天刚蒙蒙亮,一辆54人座的大客车停在物华市场南侧小广场上,沧州市区四面八方的义工陆陆续续来到集合地点。7:54分钟时,大客车全部坐满,没有一个空位,其余的义工乘坐5辆私家爱心车从市区、崔庄村、东关村、土塔村一路驱车齐聚南皮县后康村开展“弘扬中华敬老美德深耕十四载,不忘家乡父老乡亲养育恩”慰问村里70岁以上老人活动。
南皮县潞灌镇后康村是沧州市义工协会书记、会长崔建松的老家。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母亲临终前的叮嘱时时萦绕在耳边“你要为社会多做些事儿,多做些好事儿。”至此他立志为父母增光,为家族增光,为生养他的后康村增光。
从2010年开始,每年回自己的家乡南皮县潞灌镇后康村,准备1万多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发放新年福利,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加100元“压岁钱”。
2015年成立了沧州市义工协会,会长崔建松就带领协会义工一起回家乡敬老。近几年不但慰问后康村的乡亲,还要将临近的前康村老人一起慰问。薄薄的年货,代表会长崔建松挂念家乡的父老乡亲,表达了他对家乡父老乡亲的一片感激之情。这种孝敬家乡父老乡亲的善举一做就是十四年,做到了“人生怎样最幸福?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正是榜样的力量,协会义工把会长崔建松的事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8年6月15日始至今,协会相继成立了沧县皂坡村、崔庄村、倪杨屯村、军马站村、王槐庄村、东关村、土塔村、开发区八里屯村、高新区小冯庄村、黄骅霍马闸口村等十五个志愿者分队,扩展了协会服务范围,增强了协会影响力。
疫情三年,中间有两年没有回家,今天,2024年新年之际,我们回家了!
参加活动的有:中国老龄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行动—河北执行办主任、沧州市义工协会书记、会长崔建松,中国老龄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行动—河北执行办副主任、红枫沧州书画院院长、义工协会顾问李东来,红枫沧州书画院名誉院长、义工协会顾问孙志峰,红枫沧州书画院副院长沈国义,红枫沧州书画院副院长李中强、蔡金华。
还有沧州市义工协会工会主席王晓妹,副会长张宝栋、伍福胜、付朝东、郑淑青、常兆平。协会崔庄村分队、王槐庄村分队、东关村分队、土塔村分队、百合小区分队、霞光军旅艺术团、双金艺术团、程翔彩龙联合汇一行80余名义工参加了本次慰问活动。
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羔羊亦知跪乳之恩。孝亲起于自身,敬老见于小事,事亲行孝,是做人的根本。即便如此,实难报答父母生养大恩。为人子女的我们,父母健在时及时行孝,不要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遗憾。我们不仅要孝敬好自己的父母,还要将这份孝心和爱心送给天下的父母。
中国老龄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行动—河北执行办主任、沧州市义工协会书记、会长崔建松讲话
南皮县潞灌镇后康村老人代表讲话
中国老龄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行动—河北执行办副主任、红枫沧州书画院院长、义工协会顾问李东来讲话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新年看望老人长辈是孝道的传统形式,承载着深厚的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中国老龄基金会文化养老公益行动—河北执行办副主任、红枫沧州书画院院长、义工协会顾问李东来为会长崔建松的父亲赠送“福字”。祝福老人家身体健康,福寿绵延!
敲锣打鼓人潮涌,秧歌跳出喜庆乐,彩龙舞出祥和绕,挥毫泼墨福字送。沧州义工走到哪里,哪里一片温暖。今天回家了,更要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开心快乐。理发组义工为老人理发,让老人清清爽爽过新年;艺术团义工为老人表演歌舞,开开心心迎新春;红枫沧州书画院老师为老人书写福字春联,吉祥如意过新年,现场就像过年一样洋溢着喜悦!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把一个家庭比作一棵大树,父母就是树根,我们是树干,儿女就是枝叶花果。孝亲就是用甘露之水浇灌树根,根系茁壮,枝干果实才能根深叶茂。孝敬父母,从自身做起,言教不如身教,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一个电话、一条信息,字字句句显孝心。
沧州市义工协会会长崔建松就是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以儿女之心孝敬全村的老人,举手之劳让人心中充满光芒,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付出,社会多一份温暖,人间多一份美好!